膏滋在中国

膏者"泽"也,在《正韵》、《博雅》上解释为"润泽"。近代名医秦伯未在《膏方大全》中指出:"膏方者,盖煎熬药汁成脂液,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,故俗称膏滋药。"《素问》中有文武膏(桑葚膏)养血;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有参术膏益元气;《景岳全书》中有两仪膏(党参、熟地)补气血;《沈氏尊生》一书中龟鹿二仙膏(由龟板、鹿角、杞子、人参组成)益气养血,填精补髓。 膏方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。早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《五十二病方》中即有膏方应用的记载。《黄帝内经》中也有关于膏剂的制作和临床应用的论述。在两千年前,医家已经用动物油脂、白酒等,涂在皮肤上,用以医治疾病。

《后汉书方术传》有著名外科医学家华佗用神膏外敷的记载。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《伤寒杂病论》载有不少膏方的制法与用途,《金匮﹒腹满寒疝宿食病》中的大乌头煎是膏方内服的最早记录。及至晋代,《肘后百一方》有'莽草膏'及'裴氏五毒神膏'的记载。此时,膏方的运用,已由皮肤外敷,逐步发展到五官科外塞和内服并用以治疗疾病。

唐、宋时代,对膏方的制作、使用方法,续有发展。医家们把外敷药膏称为'膏',而将内服膏剂称为'煎',如《千金要方》、《千金翼方》中'苏子煎'、'杏仁煎'、'枸杞煎'等,不仅用于治病,并且开后世补需康复、养生抗衰老之先河。

金元时期,扩大了膏方治病的范围。如治消渴(糖尿病)的'地黄膏'(《世医得效方》),治咳嗽喘满的'蛤蚧膏'等。

明代《御制饮膳调养指南》,制'琼玉膏'、'天门冬膏'等,规定以'慢火熬成膏',并认为能'延年益寿,填精补髓,发白变黑,返老还童'。

到了清代,膏方已成为临床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,广泛应用于内、外、儿、妇科。其中许多膏方沿用至今,如《本草纲目》中的益母草膏、《寿世保元》中的茯苓膏等。慈禧太后就长年服食"扶中减元和中膏"、"菊花延龄膏"等多种膏滋以达调补身体,延龄驻颜之效。

膏滋疗法以滋补、保健、强身、抗衰、延年益寿为特点,其所用药物或食物及其赋型剂糖、蜂蜜多具补益作用,可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。从剂型角度而论,膏滋取汁浓缩,集中了药物之精华,量少而质纯,易于消化吸收;再者使用简单、方便,不须每天煎药,且甘甜悦口,便于长期应用。故对于慢性虚弱性疾病的治疗及病后、产后、机体的恢复尤为适宜。年高体弱者服之则可抵抗早衰,健体强身,延年益寿。所以,膏滋疗法不仅医生喜用,在民间也同样受欢迎。然而膏滋虽好,却因其制工繁芜而濒于失传失用。

相关新闻